3g时代网络新媒体视觉影像传播及表现形式研究“媒介流变中影像艺术的生产与传播”的学术交流会

为促进学术交流,进一步阐述影像戏剧在媒体差异语境下的制造与传播新变,中国美术研究院话剧电视研究所、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于2022年9月9日联合举办主题为“媒介流变中影像戏剧的制造与传播”的学术交流会。中国美术研究院副主任、研究生院院士李树峰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主任喻静出席交流会,两个研究所的25位研究人员对于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国美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主任赵卫防研究员等主持了开幕式和学术交流。

喻静(中国艺术研究院副主任)

为了推动所际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前年我建议我们院的美术学探究所和美国文化研究所两个所合作,每年年底开一次交流会,请两个所的亲戚把它们曾经最好的成果拿出来和你们一起交流。坚持了三年,效果不错。希望借助现在的学术交流,影视所和摄影所的朋友也能各自有收获。

赵远(电影电视研究所)

媒介流变下历史文献资料的再生产

在数字科技盛行的现在,借由历史文献资料的再制造思考关于纪录片“真实”的相关疑问。通常我们看到历史文献资料,一般都限定在有确认记录的影像素材,这些影像实践其实是再现了摄影机记录功能,按照原先纪录片的分类,在历史文献资料基础上完成的纪录片通常被称为汇编纪录片,或是历史文献片。这些影像大多有确立的信息记载,在使用前被收藏在档案馆、博物馆等。以往在纪录片的构思中,历史文献资料通常被称作历史事件的背景交代或者表明性疗效使用,或者是拿来再现具体的历史事件,基本是承载信息,诉说事实。

此处所谈到的历史文献资料,不仅包含前面提及的影像素材,还比如:1.“泽普鲁德的电影”,这是以拍摄者的取名命名的,仅有22秒的8毫米的影像资料。这段影像由于“偶然性、业余摄影师与重大事件的无意识的捕捉”而被命名。纪录片中发生的类似的影像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泽普鲁德的电影”。随着拍摄设备便利,“泽普鲁德的电影”的次数会降低。2.公共设备影像,随着数字科技的演进,随处可见的用于公共设施的影像器材记录下来的影像资料。与“泽普鲁德的电影”不同,这些影像的目的最初也是对公共规则的科技复制,甚至可以看做一段数据流,同样是由于拍摄对象作为公共事件之后,就会被提取并反复使用。

数字技术所带给的易得性,使得影像的制造作为一种媒介赋权方式。曾经是机构以及政府主导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制造,现在已变成一种文化模式,利用影像资源来倡导一种疏离主流媒体操纵的“参与式文化”(詹金斯)。无论是历史文献资料还是创作的样式种类在数字时代都不再是壁垒。而现在科技的进步带来哲学的变革,从胶片拷贝到数据流,历史文献资料早已变成人类生活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也经常发生和重以后影片作品之中,产生了“电影生影片”(Filmsbegetfilms;Leyda,1971)的实践,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历史文献资料对不同的创作者来说或许带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徐建华(电影电视研究所)

媒介流变与人类认知

——被操控、警惕及艺术的作用

从古迄今,媒介变化仍然制约人类认知,如面对面沟通可以激发人的综合感官,提升人的认知和审美素质,而以触觉为主或以视觉为主的媒介则会导致感官失衡。

新媒体时代的认知方式或许促使人类被资本、科技、媒介等操控。一方面人类的自我观念和思考性会被无形地影响,其次感知能力也会增加,这需造成警惕。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媒介,起承转合特别快的内容节奏使用户大脑持续进入紧张状况,降低了人的主体性。以元宇宙为代表的今后媒介则进一步颠覆人类感知、认知方式,人的自我观念、审美、情感、意志都遭到骚扰。在这些情形下,艺术应该发挥其先锋的功用,因为戏剧可以揭露真实,从而激发人的认知力。

金燕(电影电视研究所)

古装网络剧中的影像审美趣味

网络剧和电视剧一脉相承,但由于传播媒介不同了,客户群也不一样,所以主题和风格也是所不同。电视屏幕上的古装,以历史正剧为主,戏说剧为辅,还有很多名著改编。但网络剧的主流听众群是年轻人,所以大行其道的是更能承载想象力的仙侠剧、穿越剧,以及后宫宅斗权谋。

主流类型转变了,制作也在相应更新,突出体现在审美趣味的颠覆上。几年前的网络剧而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随着互联网各个商业视频系统的竞争式发展,近几年,准确说是从2019年以来,古装网络剧的制作越来越精湛,视觉审美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突出体现在以颜色、构图、景别景深等构成的摄影方面,许多精品古装网络剧都表现了日本复古美学的唯美。

究其理由,一是互联网的普及并且资本对网络剧全面倾斜,使得古装网络剧有素质邀请和建立最好的专业制作团队,二是科技的演进,使得理想中的审美趣味得以实现。

秦喜清(电影电视研究所)

动静融合互文阐释:从《人造风景》谈复合型媒介制造

《人造风景》是2007年匈牙利女导演詹妮弗·贝赫沃尔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她与近代知名摄影师爱德华·波廷斯基合作,以流动影像和静态摄影结合的形式,向观众展现出工业化对自然风景的真切影响,突出了“被制造的”风景这个主题。贝赫沃尔的后续创作也基本围绕生态议题展开,跟波廷斯基进一步合作了《水风景》(2013)和《人类世》(2018)。这类创作涵盖到两种媒介的结合,它使摄影这门瞬间的美术在流动影像中受到充分的展开,突破了摄影作品的艺术馆展陈惯例,将摄影融入小说构思之中,激发了一种更具综合性的审美感受。同时,两种媒介的交融构成了一种隐喻关系,使主题的发掘更具备深度。比如,《人造风景》引发的探讨不仅限于简单的生态,还深入到不平等的全球经济局面、南北世界的差异等更宏大的共识。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现今,复合型的媒介制造无疑会给艺术趣味与发展增添新的空间和可能性。

杨小军(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

新类型电影的新维度———电影《蜻蜓之眼》中影像的主体性构建及其它

《蜻蜓之眼》这部影片,不是院线公映的商业影片,也不属于纪录片,而是属于在戏剧空间、美术馆首映的戏剧剧本。

《蜻蜓之眼》在资金筹集、剧本编写、剧情构架等方面有着新的变革与拓展。就电影编写而言,这部片子最大的特征是突破了特色影片制作的步骤。通常是先有电影后有影像,这部影片却是先有影像后有电影,省掉了摄影这个关键方法,这就是我这儿所说的逆序建构。

《蜻蜓之眼》影像素材来自于公共监控摄像头,一般都是无主、无主体、无主题的影像片段,呈现出碎片化的形态。在这部电影的实际编剧中,编剧成为主体赋予了海量的影像素材以主体性,使得完成的影片具备了具体的独白情节3g时代网络新媒体视觉影像传播及表现形式研究,合理的互文逻辑和完整的影片影像流。

演员在电影的创作中,为电影中加入了主人公的旁白,使影像与旁白相结合,成为一个个信息的自足体,完成了这部电影的主体叙事。在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影像嫁接之后,虚构起初变得真实,真实又显得虚幻,可以说这部电影具备后现代的视觉与叙事特点。

这部电影我认为它除了是普通民众个人生活的一种简洁写照,而且也有现代经济大潮下普通人生活与命运的一种表征。

孙萌(电影电视研究所)

媒介流变中《茶馆》的生产与传播

——以1982电影版与2022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版为例

老舍的《茶馆》已有演出、电影、电视剧等媒介形态,无论剧场式传播或云传播,都为读者提供了多种渠道的观看模式,扩大了《茶馆》的传播与接受。1982年的影片版《茶馆》在画面上更有深度和广度,在银幕形象的生活化、银幕形象的立体化、幕间穿插与时空处理等方面深入探求,体现了电影的优势。2022年上海人艺建院70周年庆祝版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展现了一版带有特殊含义的《茶馆》,它反映出了对成为历史的《茶馆》的弘扬与变革努力,也表现出了在现在的媒介场域之中,话剧的制造和传播的新变。从历史的视角来看,《茶馆》与《茶馆》之间、演员与导演之间、演员与读者之间,更是表现出了媒介与时代的关系。在某些程度上,《茶馆》已超越媒介本身的涵义,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空间,成为多元语境下的文化价值符号,有着更丰厚、更广阔的中华特色文化背景与文明交融。

阳丽君(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

多媒介时代摄影美术生产模式与传播途径的演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演进,摄影大踏步进入人人拍,拍人人,即拍即得,即得即播的大众化、日常化时代。摄影的普及而且将我们更快的带进读图时代也带给新的挑战,一方面虽然人人都是摄影师,另一方面摄影开始逐步转向新的方向,以探求摄影的变革和多元表达形式。随着VR、AI等科技方式的演进壮大,真实影像与虚拟影像在虚拟空间推动了整合,对元宇宙的阐述也影响到了摄影,作为受到数字艺术所制约的摄影,新科技的冲击无疑对摄影产生了很大的妨碍。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盛行,传统纸媒下滑成为必然,专业摄影记者团队在降低,公众对事件真实性的意愿在下降,越是云遮雾绕、假照片泛滥,越能促使其大家对真实的渴求。当前摄影的突显现象,一方面是摄影戏剧表达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公众对摄影的真实性仍然有着强烈的意愿,这些构成了当前摄影在隐喻中全力前行的突显现象。

辛姣雅(电影电视研究所)

关于后摄影时代带给的反思

——以多种媒介融合的摄影方式为例

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其特征就是图像大体量的形成。Post-photography,“后摄影”是特色照片从最初的使用中发生并作为其它种类的背景或媒介,摄影师不再亲自拍照,可直接使用网络截图进行再制作,后期处理并且他们对图像的想像空间无限增大,比传统摄影走得更远。

“后摄影”颠覆了特色摄影,摄影的内容并不是决定一种影像真实性的要素,而在于它的价值以及它传达的涵义,图像提供真实感,而不是真实性。这也带给了新的难题,我们与影像原作之间的关系,原作仅作为延续的来源。

中国化的信息网络的演进推动了一种社会结构的萌芽与成型,数码科技的演进,必然影响到视觉艺术的演进,生产环境与接受环境的颠覆挑战了定义戏剧的边界。视觉美术的繁荣,让更多的戏剧家着手于探寻互动的多媒体戏剧实践。

图像在我们生活中的全新的角色3g时代网络新媒体视觉影像传播及表现形式研究,使我们对这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和我们对周边世界的视觉理解出现了根本性的差异。图像已变成信息科技科学话语的一部分,图像的含义与网络系统的文化动态密不可分并形成了新的表达方式。

刘斐(电影电视研究所)

鲁迅与摄影的纠葛:以《论照相之类》为中心

鲁迅与摄影的关系,近年来最知名者,当属名为“幻灯片事件”的一桩学术公案。数十年间,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基于各异立场和困惑意识的教授,孜孜以求于验证该“事件”的真实性。对于即使并不存在的一张图片的寻找、查考与论说,已经构成某种“批判的循环”。这种循环的结果,既阐明刘禾所谓“国民性神话”在新的全球形势中的成长,也要求影像研究转向更为深入的结构性思考。重读《论照相之类》一文,首先是着眼于民间传说与荒诞逸闻中蕴藏着的身体维度。其次,参照《北方的纳努克》等影史经典的制造过程,可以看到鲁迅对摄影术内在权力关系的真切体察。进而,在历史性脉络中再次进入对现代影像科技的伦理学质疑,也有助于揭露《破恶声论》中所谓“伪士当去,迷信可存”对于重建民族文化精神的意味。

添加微信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设计培训_平面设计_品牌设计_美工学习_视觉设计_小白UI设计师,原文地址:http://zfbbb.com/?id=6066

上一篇:3g时代网络新媒体视觉影像传播及表现形式研究 2018年艺术学硕专业招生方向说明书(130100)

下一篇:时尚美容形象设计一下形象设计专业是怎样的一个专业,都学什么?